今天刷帖子的时候,看到有人问吕不韦结局咋样,这一下子勾起我的好奇心。就喜欢琢磨这些历史人物,尤其是像吕不韦这种充满争议的。说干就干,我立马打开电脑,开始搜集资料。
我得弄清楚吕不韦这人到底是咋回事。一开始他就是个有钱的商人,后来瞅准机会,投资当时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,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。这笔投资可真是厉害,一下子让他从商人变成政治家。子楚回国当秦王,吕不韦也跟着水涨船高。等到子楚去世,年幼的秦始皇继位,吕不韦就成摄政王,那权力,真是大得不得。
我在几个历史论坛里翻好久的帖子,发现大家对吕不韦的评价还真是褒贬不一。有人说他有眼光,有谋略,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;也有人说他野心太大,专横跋扈,落得那个下场也是活该。我把这些观点都记下来,想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点什么线索。
然后,我就开始重点关注吕不韦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。 毕竟这才是导致他结局的关键。随着秦始皇一天天长大,吕不韦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。特别是后来秦始皇发现吕不韦和自己的母亲,也就是赵太后,好像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,这梁子可就结大。
这一段历史,我可是反复看好几遍资料,包括《史记》里面的一些记载,想搞清楚这其中的真真假假。我发现,这吕不韦和赵太后之间的关系,还真是不好说。有人说是确有其事,也有人说是政敌故意抹黑吕不韦。不过不管真相如何,秦始皇肯定是信,而且非常生气。
然后我继续往下查,发现更关键的一年:公元前237年,也就是秦始皇在位的第十年,吕不韦的相邦职务被免除。相邦可是相当于丞相,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结果被直接拿下。我猜想,这个时候的吕不韦,心里肯定是慌得一批。
果然,没过多久,秦始皇就下令把吕不韦流放到偏远地区。这下子,吕不韦彻底绝望。他在去流放地的路上,估计也是想明白,自己肯定是活不成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喝毒酒自杀。
吕不韦这一生,也算是大起大落。从一个商人,到权倾朝野的摄政王,再到被迫自杀,这其中的辛酸苦辣,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。我把这些资料和自己的想法都整理成一篇文章,发到我的博客上,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。
研究完吕不韦的结局,我感觉历史这东西,还真是挺残酷的。权力斗争,尔虞我诈,一不小心就可能粉身碎骨。不过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,让人着迷,让人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