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个咱就来唠唠,这个“草长莺飞”到底是个啥意思?俺估摸着,这几个字儿嘞,的小娃儿们都能蹦出来,可要说它是个啥意思,估摸着就没几个能说得清了。
这个“草长莺飞”嘞,它是个成语。啥是成语?就是那几个字儿凑一块,能说出个道道来的那种。就像咱村东头那王婆子,嘴里头一天到晚都是“张家长,李家短”,那就是她的一套话,有她自个儿的意思。
那咱就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来看。“草”,这还用说?就是那地里长的,绿油油的,牛爱吃的那玩意儿。“长”呢?就是长大了,冒出来了,从土里钻出来了。那“莺”呢,估摸着有人就不知道了,俺跟你们说,这就是一种鸟,叫唤得可好听了,黄鹂鸟你们听过不,就是那个。那“飞”就更不用说了,扑棱着翅膀在天上飞呗。
把这几个字儿连一块,“草长莺飞”,那就是说嘞,这草也长出来了,那黄鹂鸟也在天上飞。这是啥时候的景象呢?这就是春天,还是江南那块儿的春天。俺年轻那会儿,听人家说,江南那地儿可美了,那里的春天,草长的那叫一个快,那鸟叫的那叫一个欢,不像咱这旮旯,春天还冷飕飕的。
这“草长莺飞”嘞,最早是那个叫啥丘迟的人说的,这人俺也不认识,估摸着是个有大学问的。他写了封信,给一个叫陈伯之的人,信里头就写了,“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”,看看,多有文化。这“暮春”嘞,就是春天的末尾,差不多就是农历三月那会儿。“杂花生树”呢,就是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,长在树上。那“群莺乱飞”呢,就是一大群黄鹂鸟在那飞来飞去。你看这景象,多热闹,多好看!
后来嘞,人们就用“草长莺飞”这四个字来形容江南春天那会儿的景象。这可不是乱说的,这是有讲究的。你想,春天来了,万物复苏,啥都开始长了,那草肯定也得长嘞,那小鸟呢,冬天都猫冬去了,春天来了,那也得出来活动活动嘞,是不是这个理儿?
再后来呢,有个叫高鼎的,也是个读书人,写了首诗,叫啥《村居》,里头有这么两句: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” 这“二月天”嘞,就是农历二月,比那“暮春三月”还早点儿。“拂堤杨柳”呢,就是那河边的柳树,那柳枝儿都垂到水里去了。“醉春烟”呢,这“春烟”是啥俺也不太懂,估摸着就是春天里头那雾气,那柳树就跟喝醉了似的,在那雾气里头摇摇晃晃的。这诗写的,真好,把那春天的景象都写活了。
所以说嘞,这“草长莺飞”可不简单,它不光是说那草长出来了,鸟在天上飞,它还代表着一种景象,一种生机勃勃、万物复苏的景象。这就像咱种地一样,春天播种,秋天收获,这中间,就得经历这“草长莺飞”的过程,得有付出,才能有收获。
这下你们明白了吧?“草长莺飞”就是这么个意思。你们要是再遇到这个词儿嘞,可别再傻乎乎地不知道是啥意思了!